我们很多人现在都忙于工作,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导致他们患上了肺结核,在过去,肺结核疾病被称为肺痨,很多人都死于这种疾病。作为一种不治之症,肺痨在目前已经可以治愈了,而且治疗措施非常多。
那么肺结核的危害是什么呢?
1、对于原发性肺结核,这种病的初期,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有时候会有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或着有的患者会发热二至三周,会有盗汗、无力、体重减少等;婴幼儿发热体温可能会达到四十度。
2、继发性肺结核在初期也没有什么表现。在病情逐渐加深后,患者会感到精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结核中毒的现象,而这些病症往往比较轻微,容易受到患者忽略。病变恶化后,出现发烧、吐痰、咯血等。
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患者多数都发病比较急,会出现高热,部分患者会出现规则或不规则发热,连续发作几周或几个月,大多数患者都会有精神不振、无力及衰弱等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纳不佳、腹泻、便秘、恶心、羞明等症状。
此型结核在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可无症状,偶可体检时,作胸透时才被发现;重者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如长期低热,轻咳,食欲不振,消瘦等,多见年龄较大儿童;再有表现为急性发病,多见于婴幼儿,突然高热持续2~3周,尔后低热,但一般情况尚可,也可伴结核中毒症状。如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气管、支气管,可有阵发性咳嗽或哮喘性呼吸困难。体格检查肺部可无阳性体征,可仅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影响其他部位。
以下是一些关于肺结核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传染性: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与患者密切接触,如共同使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时未遮住口鼻,可增加感染风险。
肺部损害:肺结核可引起肺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导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损伤和呼吸功能受限。
其他器官受累:肺结核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体内其他器官,如肾脏、脑部、骨骼等,导致相应器官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免疫系统受损:患有肺结核的人往往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受到其他感染的侵袭。同时,肺结核也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乏力、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针对肺结核的注意事项包括:
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空气流通不良的封闭环境中。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如果有疑似肺结核的症状,如长期咳嗽、喘息、咳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完成整个疗程。
在治疗期间,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使用纸巾或口罩遮住口鼻。
患者应按时复诊,接受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疗效和预防复发。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是可以治愈的。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