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节,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向逝者表达怀念与敬重。有一批这样的逝者值得每一位重见光明的人追思、祭奠,因为种种,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却奉献了大爱,使更多的人因为他们的角膜捐献,重获光明。可以更好的在这个世界生活。
礼敬生命,缅怀角膜捐献者
“如果不是捐献者无私的奉献捐献宝贵的眼角膜,让我这么幸运接受了手术,我现在可能就失明了。”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的一位角膜移植接受者说到。
是的,对于需要角膜移植才能重获光明的人,在悲情和温暖的故事背后,一双角膜的受捐,直接对他们医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他们不会忘记,而且会秉承着人间大爱,继续在这个美好的世界生活,继续为这个清晰的世界努力和奉献。
据悉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组织不同形式的缅怀角膜捐献者的活动。尤其是一些受捐者也希望通过爱尔眼科医院建立的角膜库对自己角膜的捐献人追思、缅怀。
角膜捐献,以爱之名传递希望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24.8万人。据统计,中国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约500万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约10万人,在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相对于其他器官移植而言,眼角膜移植成功率是最高的,大概90%左右,”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宋秀君说到,因为角膜是透明无血管的组织,所以它手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最低,排斥反应是导致器官或者组织移植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有角膜病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
然而,我国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则不足万人。角膜供体的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往往因为等不到角膜材料而只能在黑暗中生活。
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宋秀君希望,能通过缅怀活动,呼吁更多人了解角膜捐献,参与到这份奉献爱心、延续生命的崇高事业当中,让更多在黑暗和绝望中的患者重获新生、重见光明。
宋秀君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留美博士后,河北省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
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
1989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于1990-1993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研修。2000-2002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博士后。任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委员、省眼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 省残疾人协会副会长。从事眼科临床40余年,发表论文152篇,16篇被SCI收录;主编论著3部,参编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